《侏羅紀(jì)公園》里最令人生畏的是霸王龍嗎?我可不這么認(rèn)為。
那些擁有高智商,小巧、敏捷的迅猛龍,才更讓人不寒而栗!
在《侏4》里,迅猛龍開始被馴化。牽著它們出去遛街,一定是這個星球上最酷的事情。
所以,當(dāng)車友們對某些大排量望而卻步,或者想換種口味時,不妨試試mini bike;相對而言,它們更容易被馴服,而且某些方面比大車更具樂趣。
當(dāng)然,想要mini bike帶勁,夠味,必須得讓它具備運動的基因才行。沒有尖牙利爪,感覺上總會差點什么。
自打貝納利曝光了“小暴龍”,便引起了不少車友的注意,原因很簡單,它不是一款傳統(tǒng)思維下溫馴的mini bike。
如果本田“MSX”算是萌寵的話,那“小暴龍”就是一只斗犬,至少樣子上是這樣的。
就目前所知,“小暴龍125”實際用到了135cc排量四氣門雙火花塞引擎,倒置前叉,前后碟剎,編織式車架,雙槍排氣管,四眼頭燈等兼顧性能與個性的配置。很關(guān)鍵的一點,“小暴龍”有著自身獨特的個性——原創(chuàng)設(shè)計,沒有拷貝之嫌,也不會“撞臉”。
這次,得益于貝納利在安徽天柱山舉辦的“皖美騎行”活動,我第一時間拿到了車鑰匙,搶“鮮”試駕了這款不折不扣的“小暴龍”。
比較遺憾的是,留給我的試駕時間只有短短的90分鐘。所以,這是一篇“快餐式”試駕報告。
“邪惡”的四眼,也只有貝納利的設(shè)計師能想得出來。
尾部收的還行,造型也算有點意思。
四氣門,雙火花塞,這是要鬧哪樣?可惜目前關(guān)于動力數(shù)據(jù)仍舊是未知的。
去年米蘭展上就吸引了不少眼球的個性雙尾排,貝納利誓把特立獨行干到底!
雙卡鉗配鉆孔盤,外加一對倒立叉。
單卡鉗的后制動。
前后正新深齒胎,12寸迷你輪輞,后輪為130寬胎。
儀表樣式不錯,液晶屏的速度顯示也蠻清晰,可惜攝影師只拍了塊無字屏。
匆匆拍完圖片,換上騎行裝備,便直接上路。
駕 駛?cè)魏诬囆,都能獲得樂趣,但你得到回饋的時間和程度卻不盡相同。大排量門檻相對較高,技術(shù)和經(jīng)驗決定了你所獲得的多少;mini bike更容易上手,樂趣也來得更快、更直接。所以,小巧的車體,低矮的坐墊,給人感覺就是一部大玩具,你很容易和它熟絡(luò)并建立“友誼”,感覺做什么都不 會被傷害。
但是,友誼并不代表它們就不會“作惡”,有些小家伙,其實會咬人的!
下面這張圖片很有代表性,如果你把騎車的大蝦忽略掉,那么看到的,似乎就是一款排量為250cc的標(biāo)準(zhǔn)尺寸街車。所以,“小暴龍”一點也不萌,它有獠牙。
“小暴龍”給我的第一印象很好,它的油門很順暢,換擋也極輕。幾乎沒有什么阻力,這讓我有點意外。
在大直道上,最高表速為95km/h,并沒有破百,顯然12寸的小輪并不適合拉高速度。不過,“小暴龍”的引擎卻很活躍,油門響應(yīng)也頗具水準(zhǔn)。
靈巧和活躍并不會讓我很快就喜歡上它,讓我直呼過癮的,是格外帶感的操控性能。
原本以為這種輪胎會不太適應(yīng)深度壓彎,沒想到它們居然能扛得下來,而且沒有打滑的跡象;懸掛系統(tǒng)也算比較硬朗,更強(qiáng)調(diào)運動,因此舒適性會被排在后面。引擎的震動控制得還不錯,最怕的那種小車共振并沒有發(fā)生。
運動型車架起到了作用,令“小暴龍”很容易完成一些大車才能做的動作。
如果不是邊撐,怕是能把“小暴龍”直接騎貼到地上,然后還能“救”回來;這讓我想到了滑胎車的漂移過彎。
親和力,趣味性,以及不缺乏的犀利感,讓“小暴龍”更加符合現(xiàn)代車迷的需求。雖然接觸時間短,但它確實很快就讓我忘記自己是來試車的,只想在有限的時間多玩一會。
所以,很抱歉!我真的沒把精力放在琢磨這輛車上,光顧著耍了,導(dǎo)致很多細(xì)節(jié)都被忽視。
所以,在十幾公里的山路、十幾公里的國道騎行,以及縣城小廣場上“裝酷”之后,我唯一能說的就是:“它確實很好玩,迅捷扎實的表現(xiàn)比想象中更好!
最后這張圖,拍攝于回城路上,逍客車主從我耍寶的廣場上一路尾隨。好奇和向往寫在他的臉上。
就像他后來跟我講的一樣:“好久以前,我也是騎摩托車的,沒想到現(xiàn)在摩托車還能做成這樣……”
轉(zhuǎn)載自汽車之家http://shuoke.autohome.com.cn/article/515583.html